通脹降溫顯著利好美股?也許沒那么簡單
分類: 最新資訊
網名詞典
編輯 : 網名大全
發布 : 04-22
閱讀 :55
隨著銀行業風波逐漸緩和,美股已經回到了近半年交易區間的高位。芝商所(Cboe)波動率指數VIX本周一度下探17,為2022年1月以來新低,顯示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在多頭眼中,近期物價壓力回落有望讓美聯儲盡快結束加息周期,成為利好因素。然而不少機構認為,近期通脹降溫背后可能蘊藏著風險。物價降溫或不足以支持行情作為華爾街空頭代表人物,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威爾遜(Mike Wilson)認為,僅憑借物價回落就預期美股反彈是站不住腳的。他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盡管價格壓力已從去年夏天的峰值水平回落,但商品的價格變化背后是需求減弱的跡象。受供應鏈瓶頸緩和,供需關系改善等因素影響,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經從前期高位9.1%降至5%,多個經濟部門價格壓力繼續減弱,服務業通脹和住房租金壓力也有緩和的趨勢。與此同時,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樣保持回落趨勢,顯示上游成本壓力改善。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威爾遜在今年的報告中多次提及盈利衰退風險,而物價降溫可能是導火索。“通脹是支撐很多企業營收增長的一個因素。如果企業營收開始低于預期,利潤可能先是逐漸下滑,然后突然下滑。”威爾遜列舉了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倒閉讓投資者措手不及的例子。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投資者除了關注美聯儲何時結束加息,也在為下調利率時間節點定價。市場分析認為,降息雖然可能是為了應對經濟疲軟,但也可能為股市進一步收復失地鋪平道路。“近期美股反彈不一定被視為未來會一切順利的信號。”威爾遜寫道,“相反,美國股市增長前景的逐漸惡化可能會繼續下去。甚至大盤股指數也面臨突然下跌的風險,就像我們在地區銀行指數和小盤股中看到的那樣。”瑞銀和高盛也發出了類似警告,在可預見的未來,股市不會有太大的上漲空間。高盛投資組合管理聯席主管埃利松多(Alexandra Wilson—Elizondo)稱:“我們的觀點是,股票風險的定價不合理,不足以讓多頭更具吸引力。”在美聯儲暫停或降息之前,買入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瑞銀首席投資官海菲爾(Mark Haefele)認為,增長放緩和高利率對股市來說是一個糟糕的組合。美國銀行策略分析師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建議,投資者應該在美聯儲最后一次加息時或者美聯儲加息接近結束時就拋售美股,而不是在加息結束之后才拋售。這是根據上世紀70和80年代的經驗得出的結論,在那段時間里,每次加息周期結束的三個月內,美股都會繼續探底。美聯儲密切關注通脹走勢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核心成員、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本周表示,最新數據顯示,通脹放緩的趨勢正在持續。與此同時,有一些跡象表明勞動力需求逐漸降溫。如果這兩個因素持續下去,很可能有助于降低通貨膨脹。威廉姆斯預計,以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貨膨脹率年底將降至3.25%左右。未來兩年有望達到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不過,美聯儲正在關注的一項關鍵通脹指標——服務通脹壓力依然沒有變化。他重申了此前的觀點,美聯儲接下來還需要加息一次25個基點。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Loletta Mester)在周四的講話中也談到了物價,她同樣認為今年通脹會有實質性的改善,今年的通脹率將下降到3.75%左右,略高于威廉姆斯的預計,明年將繼續改善,并在2025年達到2%的目標。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投資者認為5月有望成為本輪加息周期的終點。BK Asset Management宏觀策略師施羅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近期數據緩和了美聯儲的政策壓力。由于核心通脹依然高企,5月加息25個基點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終端利率確實已經不遠了。受硅谷銀行破產事件的影響,不少分析師擔心金融機構將收緊信貸標準,并導致消費者支出削減,沖擊經濟增長,甚至引發衰退。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否認了這種可能性,他認為,銀行業的狀況已經穩定下來。盡管信貸條件可能會有所收緊,但現在衡量這些影響的程度和持續時間還為時過早,他預計今年的實際GDP增長將非常溫和,而不是衰退。施羅斯伯格告訴第一財經,從近期得到的官員觀點看,美聯儲很可能考慮將利率維持在高位至少到年底。不過美聯儲并未預設政策路徑,因此未來的決定將取決于數據。“下調利率的條件可能出現在經濟出現嚴重衰退或者通脹目標實現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他說。